143378
黄容琴 教授,博导,国家优青 靶向纳米递送系统
黄容琴,复旦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3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药学院,2008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药剂专业,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11年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破格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10年和2015年分别赴慕尼黑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0篇,其中通讯/第一作者SCI论文71篇,中科院TOP期刊论文52篇,包括Cell Bio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等,总SCI他引53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30项,另授权发明专利12项,PCT申请一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2项)、面上项目(4项)、青年项目、上海市自然基金、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15项国家或省部级项目。获2020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9上海药学科技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20江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入选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度青年科学家榜单(全球遴选21位)、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2024)和三八红旗手(2025)。主编Springer Nature出版社出版的专著(2020)。担任Asian J Pharma Sci、J Gene Med等7本中英文期刊编委,JACS、Adv Mater等70余本期刊审稿人。担任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专委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智能仿生生物材料分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材料生物学与智能诊疗技术分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分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剂学专委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产医融合战略咨询委员会肿瘤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青联委员、上海市医卫青联常委等职务。
研究方向 更多 >
本课题组围绕重大疾病如肿瘤的靶向诊断与治疗这一具有挑战性的前沿领域展开研究,主要通过构建在生物医学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纳米新材料,用于跨越血脑屏障、药物靶向输送、肿瘤影像、肿瘤光学治疗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