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方向一:环境难降解污染物的生物修复

研究背景

难降解污染物(如多环芳烃、苯系物、微塑料、氯代有机物等)具有持久性、毒性和生物累积性,传统物理化学处理成本高且易产生二次污染。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实现污染物降解或转化,是绿色可持续的环境治理策略。

核心研究内容

  1. 功能微生物资源开发

    • 筛选高效降解菌株,解析其降解途径;

    • 构建人工合成微生物群落,优化菌群协同降解效率。

  2. 降解机制与调控

    • 基因水平:通过宏基因组/转录组挖掘降解功能基因;

    • 代谢水平:研究共代谢机制、电子传递链;

    • 环境调控:优化pH、温度、电子受体等条件。

  3. 技术应用与强化

    • 开发生物刺激与生物强化联用技术;

    • 结合固定化微生物提升现场修复稳定性。

方向二: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PS)的性质分析及应用研究

研究背景

EPS是微生物分泌的高分子混合物(多糖、蛋白质、腐殖酸等),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吸附性、絮凝性、导电性等),在环境治理、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中应用潜力巨大。

核心研究内容

  1. EPS结构与功能解析

    • 组分分离:分级提取纯化胞外聚合物;

    • 结构表征:采用FTIR、XPS、AFM等技术解析分子构效关系;

    • 功能研究:重金属吸附位点、与纳米粒子结合应用潜力。

  2. EPS的环境行为调控

    • 胁迫诱导:研究污染物胁迫下EPS分泌的动态变化;

    • 基因工程:改造菌株定向调控EPS产量。

  3. 应用场景开发

    • 环境修复:EPS基生物炭吸附重金属、EPS-纳米复合材料降解有机污染物;

    • 资源化利用:EPS作为生物絮凝剂替代化学药剂或转化为生物塑料;

    • 医学与能源:EPS用于伤口敷料、制备复合生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