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叶宏团队Langmuir编辑良择 | 受植物叶片气孔启发的仿生毛细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叶宏团队Langmuir编辑良择 | 受植物叶片气孔启发的仿生毛细芯

1.png

英文原题

Superior Heat and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Bionic Wick with Finger-like Pores Inspired by the Stomatal Array of Natural Leaf

2.png

通讯作者:叶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作者:许凯,龙林爽,陈初升 


背景介绍


随着电子芯片性能的不断提升,其功耗也随之增加,对散热策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环路热管(Loop heat pipe, LHP) 以其高效的传热能力、逆重力传热和无运动部件等特点,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散热方案。然而,由于对流动阻力和毛细力的需求不同,使设计LHP内毛细芯的孔径结构具有挑战性。具体来说,气态工质需要较大的孔隙来减少流动阻力,而液态工质则需要较小的孔隙来提供足够的毛细力。

3.jpg

图1. 仿生毛细芯设计思路

文章亮点


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叶宏教授团队从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中获得灵感,通过相转化流延法成功开发了一种具有指状孔结构的氧化铝陶瓷仿生毛细芯,并利用LHP验证了仿生毛细芯优异的传热传质性能。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在 Langmuir 在线发表。

4.png

图2. 环路热管启动和运行特征



该仿生毛细芯内的指状孔具有与植物叶片气孔相似的直孔结构,有效增大了气液界面面积,能及时排出气态工质,从而减小了传质阻力。同时,指状孔周围的微米级孔隙为气液蒸发界面的液体补充提供了足够的毛细力。



总结/展望


基于以上仿生毛细芯,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LHP的启动和运行实验,证实了仿生毛细芯优越的传热传质性能。这项工作不仅有效解决了提高毛细力与降低流动阻力之间的矛盾,而且为高功率密度电子芯片的散热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在航空、航天以及微电子领域的高效热管理中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关论文发表在Langmuir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许凯为文章的第一作者, 叶宏教授为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信息



5.png

叶宏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教授,分别于1997年和200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工程热物理学士和博士学位。研究兴趣主要包括植物叶片仿生、建筑节能和红外测温。


Homepage link: https://tsee.ustc.edu.cn/2017/0309/c3267a171723/page.htm 


扫描二维码阅读英文原文,或点此查看原文

6.png

Langmuir 2024

Publication Date: May 3,  2022

https://doi.org/10.1021/acs.langmuir.4c00434   

Copyright © 2024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关于 Langmuir

7.png
8.jpg

Editor-in-Chief

Gilbert C. Walker

University of Toronto

Langmuir 注于界面主导结构及功能的系统和材料,是该领域科学和应用的领先期刊。期刊欢迎就界面的理解及合理设计提出原创进展的文章。

2-Year Impact Factor

CiteScore

Time to First Peer Review Decision

3.9

7

35.6

9.png
10.jpg


11.png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100+临床期刊
加速出版服务
生物医学数据成像与可视化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动态系统的数学与计算机建模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购书送好礼
天然纤维材料
口腔微生物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
材料学领域约200份+SCI期刊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
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左智伟--多次发布
多次发布---上海中医药
西湖大学
温医大
宁波东方理工
北航
浙大
北大
南科大
德国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