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刘惠玉团队主要致力于药物载体设计与精准诊疗。团队现有教职员工4人,其中,教授2人、特聘研究员1人、副教授1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团队成员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并在Nat. Biotechnol.、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Adv. Mater.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90余篇。团队成员担任Exploration、Advanced Nanocomposites期刊副主编。团队成员曾获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之“青年创新奖”、中华医学科技奖青年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北京市科技新星、京博科技奖-京博优秀博士论文奖优秀奖博士导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智美女科学家”创新基础研究奖等荣誉称号,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1. 材料学、化学、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及人工智能或数据挖掘等相关专业博士毕业生(或即将毕业); 2. 在人工酶、纳米药物、免疫治疗、基因编辑、炎症控制及抗菌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科研兴趣与独立科研能力;具备优秀的中英文表达与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SCI期刊发表过研究论文; 3.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能力,能够独立承担科研任务,积极参与项目申报;身心健康、治学严谨; 4. 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1990年6月1日及以后出生),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特别优秀的可放宽至40周岁(1985年6月1日及以后出生)。 1. 基础年薪30万元,享受相关制度规定的福利待遇; 2. 提供优良的科研环境,支持申请各类科研项目,积极为团队成员提供国内外学术交流及职业发展机会。 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及代表性成果发送至邮箱:liuhy@mail.buct.edu.cn。邮件标题格式:“所在单位+博士后+姓名+联系方式”。 长期有效,招满为止。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