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方伟慧课题组诚聘工作人员/博士后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方伟慧课题组诚聘工作人员/博士后

谢玉龙-1.png


导师简介

谢玉龙-2.png

方伟慧,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致力于金属氧簇合成化学研究,包含稀土氧簇、过渡金属和主族金属簇,近期聚焦在铝氧簇的精准结构组装与性能研究,以第一/共通讯作者身份发表Nature子刊等90余篇SCI论文(其中包含JACSAngew级别21篇),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团簇构造、功能及多级演化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入选福建省杰青、“创新之星”、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担任结构化学、POM和CCL青年编委。

课题组常年招收工作人员/博士后,联系方式:fwh@fjirsm.ac.cn。

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简称福建物构所)由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卢嘉锡院士于1960年创建,是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所。经过60多年发展,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及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等260多项重要科技成果和奖励,已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结构化学、新材料与器件集成与应用的综合研究基地。福建物构所(海西研究院)目前共有各类职工807人,其中:研究员152人,副高225人,国家级引进高层次人才2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5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6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3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中国科学院高层次人才37人,福建省创业创新人才55人,集聚和培养出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

福建物构所(海西研究院)是197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和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10个博士、硕士培养点;材料与化工专业型博士培养点和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电子信息(控制工程、光电信息工程)3个专业型硕士培养点;并设有化学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2018年获批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学院,深化国科大科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开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建设发展的新里程。


招聘方向
核素分离材料、团簇基电学器件、光/电催化团簇设计合成

招收要求
(1)具备晶态材料、核素分离、介电材料背景者优先考虑,有文章发表经历者优先考虑
(2)具有良好的协作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可以独立撰写研究论文者优先考虑

岗位待遇
(一)工作人员

1. 工资及福利待遇按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科研成果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2. 可享受5年优惠价租赁所内公租房。

3. 享受五险一金和工会会员福利。

4. 符合福建省和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招聘人员入编相关政策和要求的,可办理相关入编手续。

5. 符合国家/福建省/中国科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条件者,将以人才方式引进,并享受相关人才待遇。


(二)博士后

1. 精英和技术英才博士后实行25-30万元的协议薪酬,全职博士后年薪16万元;提供配套齐全的博士后专属公寓,享受等同员工的医疗保险和工会会员福利;博后期间获得的基金资助可叠加(包含国家博新计划、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福建省海峡、闽港澳博士后计划等);出站后留所工作,直聘副研究员,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10万元,并优先推荐入选福建物构所“春苗人才”(房补20万元)、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房补30万元)、福建物构所团队百人(房补60万元)等。

2. 享受医疗、生育、工伤保险和工会会员福利,享受养老保险和公积金等。其他福利待遇按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应聘方式
请有意应聘者提供:个人简历(应包括出生年月、教育背景、工作学习经历、科研成果介绍、对应聘岗位的工作设想(约2000字)和职位要求等)。

请将以上材料发送至邮箱:fwh@fjirsm.ac.cn(方伟慧),邮件标题及应聘材料注明:“应聘类型+姓名+目前单位”。初选合格者将通知面试,两周内不回复请默认没有通过初筛。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老年学Q1区期刊征稿进行中
FEMS Journals历年主题
分享您的投稿习惯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哈尔滨
福州
德国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新加坡
南开
中国科技大学
浙江大学
深圳湾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