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有机碘化学赋能锌碘电池:调控溶剂化结构,延长循环寿命

有机碘化学赋能锌碘电池:调控溶剂化结构,延长循环寿命

随着对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的先进电池的迫切需要,锌碘电池凭借其高理论容量、良好的环境兼容性,以及锌负极的低电极电位、低成本和高安全性等优势,成为备受关注的可充电电池之一。然而,碘的导电性差且反应动力学较慢,导致碘离子的转化过程不完全。使反应过程中生成多种可溶性碘化物中间体,这些中间体会穿过隔膜,迁移至锌负极表面,导致锌负极的腐蚀,造成电池严重的自放电现象,影响电池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通过调整电解液的组成和比例(例如高浓度盐和各种有机添加剂),可以调控离子(如Zn2+和Li+)的溶剂化结构,从而显著提高Zn2+或Li+的沉积反应动力学并抑制副反应。有鉴于此,山东大学张进涛教授(点击查看介绍)团队提出了一项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引入一种有机碘化盐——甲脒碘(CH5N2I),用于调节碘离子的溶剂化结构,从而提升锌-碘电池的反应动力学性能。带正电的甲脒离子(FA⁺)能够从水合碘离子中接受电子,减少溶剂化结构中水分子的电子累积。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证明这种相互作用促成了FAIZn(H2O)42+配位结构的形成,降低了脱溶剂化的能量屏障,并实现了碘的快速而完全的氧化还原转化。因此,可溶性多碘化物被抑制,改善了锌碘电池的氧化还原转化性能。结果表明,使用了甲脒碘的锌碘电池表现出非凡的循环稳定性(在10,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0.1%),库伦效率高达99.6%,对应的容量衰减率仅为每循环0.001%。这些结果证明了甲脒碘在提升锌碘电池性能方面的巨大潜力,为开发更加高效、稳定的锌碘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有机碘调节溶剂化结构,这一创新策略为延长锌碘电池的使用寿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项研究也为其他氧化还原转化电池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图1. 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


图2. 碘氧化还原反应性能和锌碘电池自放电评价。


图3. 水系可再充锌空气电池性能评价。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Enhancing battery longevity by regulating the solvation chemistry of organic iodide

Wenshuo Shang, Qianwu Chen, Song Chen, Jintao Zhang

Angew. Chem. Int. Ed.2024, DOI: 10.1002/anie.202415589


课题组介绍


张进涛教授,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人才,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2012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到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工作至今。研究方向聚焦于电催化界面化学,致力于新型电极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探索二氧化碳还原、卤素转化等电化学界面反应机制,提升电化学转化器件的性能与稳定性。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Nanotech.、Nature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CCS 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被引用1.6万余次,h指数为68,主编英文专著1部。曾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连续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和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现任电化学、Nano Research、eScience、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等期刊青年编委。


https://www.x-mol.com/groups/zhang_jintao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分享您的投稿习惯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南科大
上海交大
多伦多
新加坡
上海师范
中科院
郑大
兰州化物所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