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天大董敏组Angew:B12依赖SAM自由基酶实现碳氟甲基化

天大董敏组Angew:B12依赖SAM自由基酶实现碳氟甲基化

基于氟的特殊性质,氟和含氟官能团在医药、农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向药物分子中引入氟甲基可以提高分子的活性和生物利用度。氟甲基存在于多种抗肿瘤、抗炎药物。复杂药物分子高特异性的氟甲基化是化学合成中的挑战。生物催化因其优良的特异性和温和的反应条件而具有独特优势,近来已被用于氟甲基转移反应。然而,目前报道的方法主要通过SAM依赖的亲核性甲基转移酶和氟甲基SAM类似物催化O、N、S等原子亲核氟甲基化,而对于不活泼碳的氟甲基化因十分困难而尚未实现。


近日,天津大学董敏教授(点击查看介绍)团队在前期酶促亲核机制的氟甲基、氟乙基工作基础上(ACS Catal. 202313, 13729; ACS Catal202414, 6211),与合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实现了B12依赖的SAM自由基甲基转移酶(B12-RSMTs)催化的自由基氟甲基化反应。发现酶通过识别原位产生的非天然辅因子F-SAM,生成5´-脱氧腺苷(5´-dA)自由基,同时在一种全新的氟甲基B12(CH2FCbI)中间体的参与下,实现了不活泼碳氟甲基化修饰,并成功应用于多肽、活性天然产物的特异性氟甲基化。

图1. B12依赖的SAM自由基酶催化碳氟甲基化


QCMT属于B12依赖的SAM自由基甲基转移酶,它参与甲基辅酶M还原酶(MCR)418位谷氨酰胺Cα的甲基化后修饰。作者通过HMT原位产生SAM的甲基被氟甲基取代的氟代SAM(F-SAM),发现当使用柠檬酸钛(Ti(III) citrate)为还原剂时,QCMT可以还原性切割F-SAM产生5´-dA,同时在361nm下检测到新峰的生成。通过高分辨质谱、19F-NMR及X-单晶衍射表明该新峰为全新的中间体氟甲基B12(CH2FCbI)。此外,还检测到QCMT催化多肽底物PS24中谷氨酰胺Cα氟甲基化的产物(图2)。

图2. HMT与QCMT级联氟甲基化反应。(A)在254nm下检测QCMT切割F-SAM的HPLC分析。(B)在361nm下检测CH2FCbI形成的HPLC分析。(C)CH2FCbI的X单晶衍射分析。(D)HMT与QCMT级联氟甲基反应用胰蛋白酶酶解后的MS/MS分析。(E)负对照组用胰蛋白酶酶解后的MS/MS分析。


作者通过对QCMT催化的氟甲基反应进行实时UV-vis监测、LC-MS分析及时间依赖的HPLC分析等,推测了HMT与QCMT级联氟甲基化的反应机理:首先,HMT催化SAH与CH2FI反应生成F-SAM,QCMT中的铁硫簇被还原为一价后传电子给F-SAM,使其均裂产生5´-dA自由基,进而夺取底物上的氢原子,产生底物自由基;同时QCMT中的钴胺被还原为一价并亲核进攻CH2FI,产生氟甲基B12;氟甲基B12与底物自由基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后,生成氟甲基产物与二价钴胺素,二价钴胺素被还原为一价后继续进行下一轮催化(图3)。

图3. 推测的HMT与QCMT级联氟甲基化反应机理


接下来,作者将氟甲基级联反应运用至其他的B12-RSMTs:CysS与GenD1。CysS参与天然产物Cystobactamids的生物合成,在HMT与CysS的级联反应中,获得氟甲基化产物-化合物4。GenD1参与天然产物庆大霉素的生物合成,在HMT与GenD1的级联反应中,获得氟代的庆大霉素X2(图4)。

图4.(A)HMT与CysS级联反应中氟甲基产物的LC-MS分析。(B)HMT与GenD1级联反应中DNFB衍生化的氟甲基产物的LC-MS及MS/MS分析。


最后,作者发现F-SAM对于氟甲基化反应并不是必须的,当用SAM代替F-SAM并加入CH2FI仍然可以产生氟甲基产物,这进一步验证了之前提出的反应机理。


该工作拓展了SAM自由基酶的应用范围,为高选择性制备更多的氟烷基天然产物提供了创新方法。


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孔丽媛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天津大学董敏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盈科瑞(天津)创新医药研究有限公司扈靖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盈科瑞公司章见亮、天津大学硕士生王皓欣、博士研究生魏志锋和硕士毕业生王文瑞也参与了研究工作。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B12-Dependent Radical SAM Enzymes Catalyze C-Fluoromethylation via a CH2F-cobalamin Intermediate

Liyuan Kong, Jianliang Zhang, Haoxin Wang, Zhifeng Wei, Wenrui Wang, Jing Hu, Min Dong

Angew. Chem. Int. Ed.2025, DOI: 10.1002/anie.202419815


导师介绍

董敏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64301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分享您的投稿习惯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南科大
上海交大
多伦多
新加坡
上海师范
中科院
郑大
兰州化物所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