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牛仔裤诞生以来,结实舒适的特点使其风靡全世界。其产业规模已经达到每年660亿的产值,即每年生产30亿条。在美国,平均每人一周有四天穿牛仔裤。
牛仔裤最具特征的蓝色,来自于一种叫做靛青的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染料。这种染料本来是从热带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在1900年左右,利用石油中的原料苯进行化工合成的方法代替了从植物中提取,现在牛仔裤的工业生产每年要用掉约40000吨靛青染料,而利用原料苯生产靛青的过程,不仅需要多步反应以及高温和剧烈反应条件,而且由于靛青本身不溶于水,也不能结合到衣物纤维上,还需要加入还原靛青的媒染剂,这进一步加剧了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事实上在中国某些地方,河流里的颜色就反映了纽约巴黎的时尚,因为当地存在的大量服装加工企业,这意味着人们正在为这种工业价值长期付出健康的代价。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将目光从工业界又转回自然界,研究利用植物产生靛青的机理,以更加环保的方式为牛仔裤染上靛青的颜色。
他们用黄素单加氧酶和葡萄糖基转移酶将吲哚转化为可溶性的靛,当靛染到衣物纤维上后,再用糖苷酶将靛转化为吲哚酚,而吲哚酚在氧气中会变成靛青。整个过程没有产生环境污染,而且所用的酶是通过把植物有关基因转移到细菌中表达的。这种方法不光使牛仔裤的染色过程更加环保,还为化工生产其它材料提供了有用的借鉴。
http://2013.igem.org/Team:Berkeley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