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那些提高论文引用的“骚操作”

那些提高论文引用的“骚操作”

论文对科研人员有多重要,小氘就不必再多言了,大家心里都懂。多年前国内的科研水平较低,大家也就比一比论文数量;现在科研水平整体有很大提高,国内科研圈的趋势也越来越重视论文的质量了。但如何评价论文的质量呢?论文被引次数就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指标。大名鼎鼎的期刊影响因子,或者衡量科学家的h-index其实都建立在论文被引数量之上。


而且你可别以为论文被引次数只跟科学家的利益挂钩,学术期刊、仪器试剂供应商甚至某些官方机构,都会为了提高被引数而用上一些让人窒息的“骚操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骚操作”之一:想过审?先引用本“审稿大人”的论文若干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前些日子爆了个大料,工作人员调查了数百名审稿人,发现他们可能涉嫌利用手中的审稿权力,提高自己的引用数量。话说到这,其实很多童鞋可能已经懂了,甚至不少人亲身遭遇过。好不容易写的论文,投出去以后送到审稿人手中,审稿人提了一些问题,并特别提示你——你漏掉了这些“重要的论文”没有引用,很不严谨啊!你一看,这些论文齐刷刷都是审稿人本人发表的文章。这种情况下你引~不~引?!……小氘猜多数人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文章顺利发出来才最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啥Elsevier突然关注起这个学术界的“潜规则”呢?起因是2017年时它旗下的期刊Geoderma的一名编委Artemi Cerdà被指控利用职务之便提升自己和负责期刊的引用数量。当时也算是引起了一场风波。随后Elsevier的分析师对55,000名审稿人展开分析,最后找出了几百个总是要求论文作者引用自己文章的审稿人。其中比较极端的例子是Bioinformatics的一名审稿人,此君每次审稿都会毫无道理地要求作者额外引用文章,平均下来高达每次审稿35篇,其中超过90%是他自己的文章,剩下的文章还更离谱一些——不仅大量引用他的文章而且还会在标题里提及该审稿人的姓名[1,2,3]  此外,调查还显示此君在为其他杂志审稿时也会进行这样的“骚操作”,胁迫论文作者为他的引用数做贡献。Bioinformatics的副主编还专门为这事发了篇文章进行说明,标题就是“被审稿人胁迫的引用(Reviewer-coerced citation)”。[3]


说起来这种现象算是同行评议的一个副作用。由于学术评价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小同行互评往往被认为是最靠谱的方式。但上面说的那种审稿人显然利用了同行评议规则的漏洞。对这种现象,学术界暂时也没很好的办法。Elsevier正在考虑撤回那些强加的额外引用,不知道效果如何。但毕竟这事已经放在台面上讨论了,希望将来能妥善解决,让论文作者能更公平地面对审稿人的要求。


“骚操作”之二:一时自引一时爽,一直自引一直爽


我们看论文引用总量时,往往还能看到单列出来的“他引”和“自引”,顾名思义,前者是别人引用我,后者是自己引用自己。为什么要分这么仔细呢?主要是有些学者太过“自信”,疯狂自我引用,被引总数水分太大。


在“自引界”有个狠人,叫作Sundarapandian Vaidyanathan,来自印度,服务于一家私营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仅从被引次数上看,这位老兄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与之并列的多是该领域著名科学家,包括诺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样的大牛人。但仔细一查,截至2017年,这位老兄的自引率高达94%[1,4,5]

Vaidyanathan总引用次数高达18867次(至2019-09-29)。图片来源:谷歌学术


此外,来自沙特的数学家Theodore Simos自引率76%,意大利药物化学家Claudiu Supuran自引率62%,他们也都堪称“自引达人”。[4,5] 有趣的是Supuran还入选了2018年Clarivate Analytics(Web of Science母公司)的“高被引研究者(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18)”名单 [6],可见自引确实能带来可观的收益。别人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进步,他们是踩在自己的肩膀上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引本身并不是坏事,必要的自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课题组一系列的工作。但过度自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实际上,高自引率在学术界广泛存在。2019年8月PLoS Biology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统计了约10万名研究人员的引用情况[5],发现至少250名科学家的自引率超过50%,而整体的自引率中位数是12.7%。尤其是对于年轻学者,自引率往往较高,但这个倒是可以理解,毕竟初出茅庐,名声不显,先自己给自己捧个场吧。

自引率与首次发表论文时间的关系。图片来源:Nature [5]


那么科学界对于无节制的自引是什么态度呢?Nature 做了个小调查,5575名受访者中,接近40%的人认为在以引用量来评价科学家时应去掉自引,28%的人认为应当标明自引量,17%的人认为期刊应该设置自引的规则 [5]。看来总体上科学界对过度自引是负面态度,认为应当加以限制和规范。

科学界对自引的态度调查。图片来源:Nature [5]


“骚操作”之三:“组团”自引的数字游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政府督促科研发展自然无可厚非。为了遏制学术圈的裙带关系,并提高科研实力,意大利2010年出台了一项非常有争议的法律:学者要想获得职位和晋升,必须要先满足某些硬性指标——包括学术论文数量以及被引用的次数 [7]。此法律一出,意大利整体的文章引用数量在国际上的排名蹭蹭上涨,如同打了兴奋剂,看似这一法律收到了立竿见影的奇效。[8]


引用数暴涨是否就意味科研实力的上涨?有人对这一成绩的真实性抱怀疑态度。意大利经济学家Alberto Baccini发明了一种称为“内向性”的指标 [9],来衡量某国发表的论文中引用了至少一篇本国学者的论文的比例。有点拗口,简单说就是“内向性”越高,说明该国学者引用本国论文的比例就越高,可以把这个指标看成是一个国家的“自引率”。结果清楚地表明,2009年开始,意大利的“内向性”飞速提高,从六国(英德法意日加)中的中游水平上升到了第一。但客观来说,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内向性”越高说明该国科研影响力越高,比如在2009年以前,日本的“内向性”长期是六国第一,也与其科研实力基本相符。小氘相信美国的“内向性”铁定最高,毕竟科研实力太强,做什么方向的研究都很难绕开美国学者。

六国内向性随时间变化趋势。图片来源:Nature [8]


再考虑到,意大利的经济一直没有完全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中恢复过来,此后的科研经费投入也并无明显改善,这样的大背景下,引用数的大增似乎只是科研人员对这种把论文引用与职业前途挂钩的法律的无奈应对。自己引用自己,这太明显了,Baccini的研究表明,意大利的科研人员用了更加隐蔽的“组团”自引方式——一群科学家有策略地互相引用,彼此心照不宣——Baccini称之为“引用俱乐部”。他也说到,这些现实的背后“并没有可供其他国家参考的最佳实践模式,只不过是一个参考文献的大型化装舞会现场。”[8,9](要数据才能升职加薪是吧?那好吧……)


大家都知道科研评价是个大难题,不过有一条是肯定的,简单粗暴的政策肯定解决不了这个难题。小氘强烈希望我国与科研评价有关的政策制定者能看到这一段,吸取意大利的经验教训,不要重蹈覆辙,逼迫科研人员浪费精力来玩这种无意义的数字游戏。


“骚操作”之四:能用钱解决的就不是大问题,包括引用


这节讲的事情跟前面不太一样,被引用的不再是论文或科学家,而是那些试剂、仪器等实验材料。实际上,很多试剂公司都有“引用奖励”政策。你在论文里提到使用了公司生产的某种产品,按照影响因子,公司会给予你金钱奖励,比如“影响因子*1000元”。相信有些童鞋耳闻过这种事,或者留下试剂包装里的小卡片,上面可能就有写。而且这一商业行为不仅在国内有,国外也很常见。比如这家叫作Cyagen的转基因小鼠供应商就曾出台这样的奖励政策。

使用Cyagen的小鼠并发表论文,作者可以获得影响因子*100美元的奖励。图片来源:Science [10]


一旦公司的产品被多篇论文引用,潜在的购买者就会放心使用。


其实就算试剂公司没有奖励,大部分期刊都会要求作者写清楚实验材料的品牌、型号等信息,方便其他人重复实验。不过试剂公司的金钱奖励具有诱导作用。一来,“穷苦”的科研人员,尤其是真正负责实验操作的底层科研人员会倾向于购买给予金钱奖励的公司产品,但那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二来,试剂公司其实很少去查证自家产品是否真的用在了某个实验中,只要挂了名就好。可能有些研究人员为了获取奖励,用了A公司产品,却写的B公司的名。


这种营销策略并不违法,但也不算很正当,如果数额足够巨大,可能会上升到利益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的层面,研究人员有必要在论文中予以声明。


氘评:


作为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论文引用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这个指标本身只是一个数字,因为被赋予了太多额外的利益才会引发这么多“骚操作”。也许正如古德哈特定律(Goodhart's law)总结的那样:一项指标一旦成为政策制定的依据,便立刻不再有效。政策制定者会牺牲其他方面来强化这个指标,使得这个指标不再具有指示整体情况的作用。


你还知道或者遭遇过哪些与论文引用有关的“骚操作”呢?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


参考资料:

1. Set citation data free. Nature, 2019, DOI: 10.1038/d41586-019-02669-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669-3

2. Elsevier investigates hundreds of peer reviewers for manipulating citations. Nature, 2019, DOI: 10.1038/d41586-019-02639-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639-9

3. Reviewer-coerced citation: case report, update on journal polic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prevention. Bioinformatics, 2019, 35, 3217, DOI: 10.1093/bioinformatics/btz071

https://academic.oup.com/bioinformatics/article/35/18/3217/5304360

4. Hundreds of extreme self-citing scientists revealed in new database. Nature, 2019, DOI: 10.1038/d41586-019-02479-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479-7

5. A standardized citation metrics author database annotated for scientific field. PLoS Biol., 2019, DOI: 10.1371/journal.pbio.3000384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article?id=10.1371/journal.pbio.3000384

6.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18

https://hcr.clarivate.com/#

7. Self-citations as strategic response to the use of metrics for career decisions. Research Policy, 2019, 48, 478-491.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873331730210X?via%3Dihub

8. Italy's rise in research impact pinned on 'citation doping'. Nature, 2019, DOI: 10.1038/d41586-019-02725-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725-y

9. Citation gaming induced by bibliometric evaluation: A country-level comparative analysis. PLoS ONE, 2019, DOI: 10.1371/journal.pone.0221212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21212

10. Apparent 'pay to cite' offer sparks Internet outrage. Science, 2015, DOI: 10.1126/science.aad1626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5/08/apparent-pay-cite-offer-sparks-internet-outrage


(本文由氘氘斋供稿)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购书送好礼
天然纤维材料
口腔微生物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
材料学领域约200份+SCI期刊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
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左智伟--多次发布
广州
深圳湾
多次发布---上海中医药
南科大
新泽西
罗格斯
上海交大
中科院
南科大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