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条码化纸基芯片应用于即时检验

条码化纸基芯片应用于即时检验

即时检验(POCT)技术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检验、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在POCT技术的发展历程中,纸基芯片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纸基芯片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可便携、成本低廉等特点,完全契合POCT技术对即时性、便捷性和低成本的需求,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POCT的发展。然而纸基芯片上微反应通道的加工仍然依赖于光刻、喷蜡打印、丝网印刷和等离子刻蚀等技术,以上技术不仅需要精密的设备,并且加工效率低。另一方面,纸基芯片上检测结果的读出与数据输入大多依赖于人工操作,不仅低效还存在一定的失误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蒋兴宇研究员(点击查看介绍)团队最近开发了一种可用于POCT的条码化纸基芯片,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该研究团队利用喷墨打印机和Biodot三维喷点系统加工了可用于多指标同时检测的条码化纸基芯片。该技术利用一维条码编码待测标志物信息,检测结果只需用手机APP(条码扫描软件)或条码扫描器就可以进行读出。其优势主要包括:(1)检测速度快且操作简便,整个检测过程只需加样一步操作,检测在5分钟之内可完成;(2)结果读出与录入简单高效,通过条码扫描可以将多重指标的结果快速读出、录入并保存,与逐个读出信号并手动录入结果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更高效;(3)与基于肉眼读出的定性检测方法相比,如胶体金侧向层析检测,该方法不依赖于主观判断,读出更准确、客观。另外,该方法具有普适性,可以应用于临床诊断和即时检验中的生化分析、免疫分析和核酸检测等领域。


该成果发表在Lab on a Chip 上,[1]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博士后杨明珠


为了进一步实现纸基芯片的高效加工和大规模制造,蒋兴宇研究团队通过纸的堆叠和切削加工技术,开发了一种条码化纸基芯片的大规模制造方法,为传统材料(纸)的新功能和新应用开发提供了思路。


在最新的研究工作中,蒋兴宇团队利用纸张的厚度模拟条码的宽单元和窄单元,实现了芯片化条码的精确加工,且不依赖于任何高精尖的设备;利用纸的切削加工技术实现了条码化纸基微流控芯片的大规模制造;并将一维条码(库德巴码)用于多种待测生物标志物的编码,实现了多重检测结果的高效读出与输入。该条码化芯片可用于毒品小分子和血液传播疾病中的多种生物标志物的同时检测,整个检测过程在十分钟之内可完成,检测与读出操作简单高效,为即时检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同时,条码化芯片的加工技术为纸基微流控芯片的大规模制造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手段,该研究还将促进纸基微流控芯片在核酸检测、药物筛选和细胞行为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该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 [2]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博士后杨明珠


1. 该论文作者为:Mignzhu Yang, Wei Zhang, Wenshu Zheng, Fengjing Cao, Xingyu Jiang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Inkjet-printed barcodes for a rapid and multiplexed paper-based assay compatible with mobile devices

Lab Chip, 2017, 17, 3874, DOI: 10.1039/c7lc00780a


2. 该文章作者为:Mingzhu Yang, Wei Zhang, Junchuan Yang, Binfeng Hu, Fengjing Cao, Wenshu Zheng, Yiping Chen, Xingyu Jiang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Skiving stacked sheets of paper into test paper for rapid and multiplexed assay

Sci. Adv., 2017, 3, eaao4862, DOI: 10.1126/sciadv.aao4862


蒋兴宇研究员简介


蒋兴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师从George M. Whitesides教授。200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入选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拔尖青年人才,2014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蒋兴宇长期从事基于微纳尺度材料与技术,以生化分析为中心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研究兴趣包括表面化学、微纳加工、微流控、细胞生物学、生化检测等。已累计发表SCI论文230余篇,申请专利150余项。


蒋兴宇

http://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23155

课题组网站

http://www.nanoctr.cas.cn/xingyujiang/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EDITINGSERVICES编辑润色服务最新
Advances inMagnesium Alloys
欢迎注册GENETICS线上研讨会
SDG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
Springer Nature 2022高影响力研究精选
长期新冠肺炎
聚焦肿瘤免疫学基础应用的高质量研究
EnvironmentalPollutantsand Bioavailability
爱思唯尔官方语言编辑服务
京东学术图书双十一
OXFORD
聚焦材料工程和技术材料物理和化学及新型材料领域
Automatika聚焦自动控制、机器人、电子、计算机及通讯
AJE是与Nature期刊合作的论文润色机构
ELSEVIER理工paper精准润色
Nature论文写作课程
Frontiers 期刊最新因子现已公布
ELSEVIER第一届国际分离钝化技术大会
最新CiteScore引用分出炉
屿渡论文,编辑服务
浙大
香港城市大学
北京大学
丹麦
上海交通
上海交通
上海中医-连续
东方
上海纽约
西湖大学
隐藏1h前已浏览文章
课题组网站
新版X-MOL期刊搜索和高级搜索功能介绍
ACS材料视界
x-mol收录
试剂库存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