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
博士后
-
化学/材料
有机合成+人工智能+自动化 —— 未来科研等你来!
这是一个创新资源充沛的团队,汇聚有机化学、机器学习、自动化实验的前沿技术;这是一个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让 ai 赋能化学,加速分子发现;这更是一个提升能力、丰富自我的良机,助你站在科技交叉点,引领未来!
不用过柱子?我们帮你自动化!
全自动有机合成,智能仓储,高通量筛选,机器人实验室!
自动过柱机 + ai 驱动实验,让化学实验更高效!
机器学习 & 人工智能团队,与你并肩探索未来催化与合成!
我们正在寻找:如果你熟悉有机方法学、全合成或催化,对智能化实验、自动化科研充满热情,这里就是你的舞台!
加入我们,一起用 ai 颠覆传统有机化学!
一、岗位介绍
1. 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2-3名
1.1工作内容
(1)开发相关算法,实现常见催化剂的数字化,并结合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有机反应;
(2)将有机合成的常规操作及检测技术与人工智能和高通量筛选技术相结合,并集成至机器化学家操作系统;
(3)根据科研和实际应用需求,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配体或催化剂性质模拟数据库或软件包。
1.2 岗位要求
(1)具有有机化学相关方向的博士学位,熟悉合成方法学、催化剂设计、配体设计或光敏剂设计者优先;
(2)具有计算化学相关方向的博士学位,熟悉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常用理论方法及实际计算方案,具有机器学习模型开发或高通量筛选经验者优先。
1.3薪酬待遇
请见:https://employment.ustc.edu.cn/cn/indexnews.aspx?sign=635487875427187007
特别优秀者一事一议。校内周转房租住,子女可就读中国科大附属幼儿园附小、附中。
2. 研究助理2-3名
1.1工作内容
(1)协助课题组组长完成科研项目中的任务;
(2)参与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及论文撰写;
(3)支持团队其他研究工作及日常管理任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1.2岗位要求
(1)具有有机化学相关方向的硕士学位,有意向在本课题组读博者优先,熟悉合成方法学、催化剂设计、配体设计或光敏剂设计者优先;
(2)具有计算化学相关方向的硕士学位,有意向在本课题组读博者优先,熟悉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常用理论方法及实际计算方案,具有机器学习模型开发或高通量筛选经验者优先。
1.3薪酬待遇
安徽中科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与劳务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劳务派遣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重点实验室。根据个人能力与业绩等协商确定薪酬,缴纳社会保险与公积金。
应聘者请将简历发至邮箱:caiyuan@ustc.edu.cn
邮件标题:“姓名-毕业院校名称-专业名称”。
二、课题组长介绍
蔡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特任研究员(2025/1-),2013年和2016年分别在武汉理工大学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20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导师施世良研究员,2021至2024年在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tobias ritter教授。2025年1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重点实验室,任特任研究员。蔡援博士在过渡金属催化、不对称催化、光催化和自由基反应有着十余年的研究经验,迄今为止,共发表sci论文近20篇,其中单独第一作者论文12篇,包括j. am. chem. soc. (3篇)、angew. chem. int. ed. (5篇)等;授权发明专利一项;曾获德国洪堡奖学金、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40YpMicAAAAJ&hl=zh-CN
江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2011/12-),博士生导师。2011年入选中组部青年高层次人才并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3年获批国家科技部青年973项目负责人并于2018年获结题优秀,2020年获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江俊教授主要从事理论化学研究,发展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量子化学方法,聚焦于复杂体系内电子运动模拟,研究在多个物理与化学应用领域(能源催化、功能材料、光化学、谱学)中的实际问题。在国际知名sci期刊如nat. energy,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phys. rev. lett., adv. mater. and nano lett等发表论文150余篇。在量子器件和新材料领域获专利10余项。主持开发6个计算软件包在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产业应用,为企业创造产值近亿元。曾获2011年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奖、2015年中国化学会唐敖庆青年理论化学家奖、2017年安徽省青年科技奖、2020年日本化学会亚洲杰出讲座奖(人工智能在理论化学中的应用)。
三、实验室介绍
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是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筹建的国家级研究平台。实验室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如何改变化学研究范式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探索建立化学研究的精准化、智能化双驱动模式。将发展面向复杂化学过程和材料体系的基础理论、底层算法及高效并行计算软件,发展时间、空间、能量多域条件下的原位、动态表征新技术,发展具有自主操作系统和最强大脑的机器化学家平台,主导国际通用的智能化学软硬件标准,实现数据驱动的化学学科研究新范式变革。实验室以中国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为主体,联合校内信息/工程/计算机/数学学科队伍共同组建而成。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00余人,包括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7位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教授,27位“四青”人才项目获得者,17位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获得者,融合4个院士工作室团队,拥有4支基金委创新群体。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科技专项培育项目、中国科学院前沿重点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四、团队介绍
“机器科学家”研制出全球首个数据智能驱动的机器化学家平台,在新药物、新材料、新物质的发现与创制方面展现出极大的优势,相比传统的人工试错范式普遍提升研发效率100倍以上。例如将试错开发高熵催化剂所需的1400年缩短为5周,从火星陨石中制备出高效产氧电催化剂等,相关研究在《自然·合成》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并受央视新闻、人民日报、nature news等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该平台在化学智能方面领先全球,确立了我国在智能化学新范式方面的领跑地位,将推动我国化学研究的数字化、指令化、智能化演进。
详情请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ffqg7hxut0nozudnvvk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