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研究助理
-
化学/材料
生命科学
•薪水待遇:10万元/年。提供20平独立宿舍,餐补:600/月。
•研究方向:生物纳米医药
•需求方向:①生物学(免疫,分子生物学,生化)②材料学,化学 ③医学(免疫) ④纳米医药
•基本要求:硕士毕业,或近期可取得硕士学位。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对未知保持好奇心,勤奋进取,踏实认真,热爱且适应高强度的科研工作。
•时间:7月1日至8月底开始。合同期限为一年或多年。支持合同到期后,留组内读硕士或博士。
团队科研氛围好,科研设备齐全,实验室独立拥有和运行的设备/平台有:SPF级别动物房,细胞间,PCR,流式分析+分选,激光共聚焦。实验室可用实验面积大于200平米,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可高效开展生物学,化学,材料和医学交叉研究。
课题组主要成员:导师两人,博士后1人,研究生6人。
梁超
博导,研究员,课题组长。全球高被引科学家(Clarivate Analytics,2019,2022),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博士(双一流学科)。长期从事生物纳米材料用于肿瘤治疗、抑制肿瘤转移与改善肿瘤微环境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肿瘤免疫治疗,细胞焦亡、铁死亡;介入治疗,放射性核素体内肿瘤治疗,放射性辐射治疗,肿瘤光热、光动力治疗,声动力治疗;可作为光敏剂或声敏剂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小分子药物合成,医用纳米颗粒合成;穿血脑屏障的脑胶质瘤治疗,肺、肝、结肠原位瘤肿治疗,瘤淋巴结转移抑制,肺转移瘤抑制。
将纳米医药从实体瘤治疗,推向更贴近临床中晚期癌症患者的转移瘤治疗;提出了使用超声激活金属配合物的肿瘤杀伤作用;探索了超声催化消耗胞内的还原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从而杀死癌细胞的机理。在Chem. Soc. Rev., Nat. Commun., Adv. Mater.,Angew, PNAS, Nat. Biomed. Eng., Science Adv., 等国际高水平杂志上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17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50余篇,总引用11000余次,引用指数h为46。
茹嘉喜
硕导,副研究员。兰州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多功能金属配合物及发光材料的研究;疫苗佐剂及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和多模态成像指导下的肿瘤精准治疗。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金属配合物发光机理与传感;活细胞与细胞器成像,癌细胞凋亡和焦亡机理;无机医用纳米材料的合成,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核磁成像及小动物活体化疗和光动力治疗等。
合成和制备了系列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将其作为药物及蛋白递送载体,通过理化性质研究、生物安全性评价、免疫机制研究和免疫效果评价等探究其佐剂作用机制。以稀土发光微球(上转换和下转换)为标记物,开展相关免疫层析试纸条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的研究。
目前,在Inorg. Chem.、Anal. Chem.、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Mater. Chem. B、J. Hazard. Mater.等国际知名刊物上累计发表SCI论文42篇,其中一作及通讯共计16篇。主持科研项目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技基金1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3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
团队科研经费充足,资源丰富,与国内/外知名课题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国内百强三甲医院保持共建关系;有博士入学名额,表现优秀者有攻读博士的机会;学术交流和推荐机会多。
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始创于1912年,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学校位列ESI全国高校综合排名第73位,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材料科学、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免疫学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1‰。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眼科疾病)、1个国家药监局眼科疾病医疗器械和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3个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6个B类一流学科,10个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2个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
宁波校区,建设精美,绿化面积超过70%,院区内假山池塘,草坪花圃,景致优美。有师生约300人,配有免费的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桌球室,乒乓球室;室外网球场,塑胶跑道,足球场。宿舍配有独立卫浴或阳台,有公共洗衣机,水电宿舍费全免。
应聘材料
(1)本人简历(附近照,请包括:出生年月、从大学起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科研成果及联系电话等);
(2)能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有关材料,如:代表性论文、获奖情况、未来研究计划等;
联系方式
请应聘人员将应聘材料发送至:liangchao@wmu.edu.cn。E-mail标题请注明“助研+姓名+毕业学校”。对符合要求者将尽快安排线上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