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8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组新闻   >  杨忠强老师分享《荷塘雨课堂教学经验》
杨忠强老师分享《荷塘雨课堂教学经验》
发布时间:2022-04-01

3月24日,《大学化学》教学团队与课程建设交流会在化学馆301涌泉报告厅举行。化学系党委书记梁琼麟,副书记乔娟,副系主任罗三中、许华平,化学系教学督导组专家朱文涛、张复实、沈光球、贺德华,化学系教学委员会副主任瑕瑜,教务处副处长杨帆、特色项目高级主管黄秀华,《大学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全体教师与助教,《有机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化学系教师代表等30余人参加交流。会议由罗三中主持。

罗三中主持会议


《大学化学》教学团队于2021年5月入选首批“清华大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本次交流会旨在更好地总结一年来团队在教务处和化学系支持下开展的团队与课程建设工作经验,共同探寻未来基础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梁琼麟讲话


梁琼麟首先代表化学系感谢系教学督导组各位老师的指导帮助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他指出,加强化学基础课和主干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是提升化学系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希望《大学化学》和《有机化学》作为学校首批建设的两个教学团队,在保持课程优良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在贯彻“三位一体”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思政”等方面探索新的经验;在加强自身教学团队建设的同时,也能够通过交流研讨,发挥好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课程团队和化学系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梁琼麟(左)为贺德华(右)发聘书


随后,梁琼麟为系教学督导组新聘专家贺德华教授颁发聘书。


朱文涛发言


教学督导组组长朱文涛表示,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大学化学》课程受益面极为广泛,在进行教学大纲完善的同时,教学团队应对教学方式展开更充分的交流,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还应注重课程管理。


李强介绍教学团队情况


《大学化学》教学团队负责人李强教授介绍了团队建设的总体情况。他强调了《大学化学》系列课程面向非化学、化工方向的理工科专业服务的基本宗旨,《大学化学》教学团队的无私奉献精神代代相传,被誉为传播化学知识的“白求恩”团队。他认为,《大学化学》系列课程建设的方向是“紧扣大纲主线,凸显教师风采”,这要求团队教师既要重视基础,又能融入前沿,并在教学过程中紧扣课程建设的“魂”——教学大纲。引领选课同学全面感悟化学的真谛,是团队教师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


赵亮发言


《有机化学》课程负责人赵亮副教授分享了教学团队建设经验。《有机化学》课程覆盖面广、面向多专业开课、学科跨度大、课程内容多,需要进行团队组织建设和团队制度建设,以达到接轨前沿研究、满足多样化的学生认知需求、增强学生自主意识的目的。因此,《有机化学》教学团队通过对课程内容更新、引入最新研究亮点等方式改进授课方式,通过结合MOOC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并充分接受学生反馈,为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重要借鉴。


严清峰发言


严清峰副教授分享了《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指导规范建设的相关内容,提出“教学内容同质化,考核标准规范化”,目前已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并进行基础课件的建设等方式向这一目标靠近。他强调,教学内容同质化不等于教师同质化,课件内容有充分的留白,能够让各位教师在课堂中有充分的发挥空间。未来课程教学指导规范建设还将围绕“课程考核规范化,助教工作规范化”进一步发展。


冯琳发言


 冯琳副教授介绍了《大学化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设计,她介绍了本课程的主体结构,并以“化学热力学”部分为例讲解了各板块知识点与各类题型的搭配,让同学们在课堂学习之余有充分练习的空间。她强调,建设的题库具有自由、开放的特性,可以满足学生的多元联系需求,也可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增添新的沟通桥梁。


陈晨发言


 陈晨教授对《大学化学》研究型课堂教学作分享。他认为课程应起到“拓展视野,培养兴趣”的作用,他从合成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实例入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所学知识对社会的价值,让学生能够对课程充满兴趣,并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科研问题。


杨忠强发言


 杨忠强副教授分享了《大学化学》雨课堂融合式教学的相关内容,她介绍了荷塘雨课堂的特色功能,并说明这些功能在实际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她认为可借助不断完善的在线教学系统,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常规课堂教学增添新的光彩。


刘凯、许华平、瑕瑜、沈光球、张复实(从左往右)依次发言


 随后,参会人员就课程建设做了深入讨论与交流。刘凯副教授强调课堂中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许华平教授建议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做好与高中课程的衔接,瑕瑜教授提出对“分层教学”“可视化教学”方面的看法,沈光球教授指出对学生的要求要恰到好处,张复实教授就“如何把课程讲精彩”发表了见解。


杨帆发言


杨帆在总结发言中,首先感谢化学系的工作与各教学团队满怀热情的老师,这些工作让更多非化学、化工类的同学们能够感受到化学的丰富多彩,并肯定了教学团队的建设是对教学工作同质化、优质化的有益探索。“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她对化学系老师的努力表示感谢,并指出课程教学的根基是“以学为主”,应致力于更好地服务不同背景的选课同学,并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杨帆对化学系的课程建设提出期望,一方面她期望基础课程建设不但要做好自身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工作,还应充分发挥引导同学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挖掘自身潜质、实现自我定位、进一步挑战创新的作用;另一方面她期待着化学系优质课程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起示范作用。


合影


本次会议为梳理基础课程教学规范,有效提升团队及课程建设水平提供了交流平台。

供稿 | 化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