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5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组新闻   >  【学科竞赛】在江苏省第六届“互联网+”大赛中首创佳绩,荣获一等奖
【学科竞赛】在江苏省第六届“互联网+”大赛中首创佳绩,荣获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1-04-06

8月21-24日,江苏省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隆重举行。本届省赛由江苏省教育厅联合多部门共同举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承办。经过激烈的网评、复赛、决赛等多轮评审环节,我院的项目“中微纳米一-打造技术驱动的分布式水处理装备领军者”在师生共创组的25进8的激烈竞争中荣获一等奖 。



项目名称:中微纳米一--打造技术驱动的分布式水处理装备领军者

项目成员:李志豪、王传传、刘颖、凌立巍、张冰洁、赵舒婷、李姝锦、兰秀华、王子衿

项目简介:中微纳米项目团队依托于东南大学以及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一纳米功能材料研究院, 首创NSFO技术及VUV技术两大核心技术,突破了传统芬顿法水处理效果差、成本高、工艺流程长,大量排泥等瓶颈,可消除分布治水模式的应用障碍,实现“源头截污、就地治污、清水回用”的应用模式。


中微纳米项目团队依托于东南大学以及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一一南京中微纳米功能材料研究院。南京中微纳米功能材料研究院以系列机动化的水污染防治装备为主要研究方向,作为国家级江北新区的新型研发机构,凝聚东南大学创新力量,推进高时空效率为特色的产业升级,积极探索“试点”“示范”新动能,跑出绿色发展的加速度。技术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技术清洁,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原水不需稀释,非接触式全封闭深度处理;可处理难生物降解以及有毒污染物,有效提升可生化性,消减生化负荷。控制系统智能化,完成物联网链接。作为普适型和平台型的高级氧化技术,无泥芬顿NSFO技术,利用催化剂填料激发富氧物质产生羟基自由基,兼具杀菌消毒和高效矿化,与传统芬顿技术相比,价格为其三分之一,处理效果是其2倍,不需土建施工且不会产生固废等二次污染,实现了装备撬装化、模块化、物联网化。适用于难降解的推进剂残液、农化中间体废水、养殖废水、传染源医疗废水、农村面源废水。


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指导老师吴敏恰如其分的“沟通、引导、发掘”。


“沟通”是吴敏心中与学生相处非常关键的部分。她认为,研究生在做课题、科研过程中出现压力大,情绪焦虑等问题是常有之事。此时,老师与学生之间良性的沟通非常重要。对于心理状态不佳的学生,吴敏往往首先通过沟通的方式去了解学生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给予充分理解的同时,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这之中,有一点是她反复向学生强调的,那就是放稳心态,跟随自己的节奏,心平气和地走向终点。她的关爱与沟通,是抚平学生焦虑的一剂良药,鼓励着他们在自己的节奏里不断进步。


尽管在学术.上对学生要求严格,吴敏并不干涉学生对自己发展道路的选择,而是引导他们去选择自己喜爱的。在科研中,她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热爱的研究方向。在未来规划上,她为自己的研究生留出研三一整年的时间, 去寻找毕业后想投身的事业。正是吴敏作为老师对学生个人选择的充分尊重,使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去实现与发挥自我价值。在一个项目团队里,学生是一支 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吴敏非常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发掘。吴敏一般要求自己的研究生在大四毕业的暑假就来到实验室,加入科研项目的工作之中。- 方面,这能使学生尽快熟悉科研与工作流程,使学生在正式开始研究生学习之前就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另-方面,她也希望能够通过整个暑假的相处,去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色与长处所在。由此,在正式开展项目工作时,吴敏就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去分配工作,以便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整个项目团队的运作效率。


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她更是一位温雅平和、可亲可爱的老师。在学术上,她为学生们提供丰富充足的资源、优质的实验室设备、负责任的实验指导,做学生们强大的科研后盾。在生活中,她常常为严肃繁忙的实验室带来轻松快乐的氛围。据吴敏的研究生何风与李志豪回忆,在同学们加班加点在实验室熬夜做课题时,她常会手提几袋零食前来探问。又比如放长假后第一次开组会时,她会备好家乡的特产与学生们一同分享。甚至为学生们削水果、煮泡面也都是常事。吴敏老师一面是执着坚韧的科研“女强人”,另一面则展现着无比可爱的亲和与温柔。


吴敏的为师之道,正是在爱的倾注中挖掘潜能,在尊重与理解中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然而她对待学术的一丝不苟,对待事业的持之以恒,对人的率真坦诚,本身已是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的榜样。坚韧,勇敢,善良,是学生眼中吴敏身上最为闪耀的品质。她也不断地用自己的“磁场”,来影响她所有的学生。她曾指导研究生两人次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学金 (前5%)、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组织学生参加2020年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为重点项目,带领学生参加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等。


近年来,化学化工学院紧跟东南大学持续推动创新创业和实践育人工作的部署,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有效模式、激励方式和长效机制,探索创新“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强化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传统的理工院系,化学化工学院发挥学科特色优势,今年初次组建团队参加“互联网+”大赛。通过团队组建、项目对接、课程培训、初赛复赛、模拟评审、集中辅导、导师对接、答辩展示等一系列环节, 完成了在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