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37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组新闻   >  祝贺刘继红与巴斯大学吴庐陵的工作被 Chem. Sci. 接收!
祝贺刘继红与巴斯大学吴庐陵的工作被 Chem. Sci. 接收!
发布时间:2021-02-02

      药物诱导的肝损伤是造成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对乙酰氨基酚 (APAP) 是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 当在治疗剂量内使用时,安全并且疗效可靠。但当使用过量时, APAP可以导致严重的急性肝脏及肾脏功能衰竭, 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研究表明APAP的肝脏毒性与过量产生的活性氧(ROS)、活性氮(RNS)有密切关系,同时成像检测药物诱导的肝损伤中多种活性分子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药物诱导的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李平教授、唐波教授课题组与英国巴斯大学化学系Tony D. James教授课题组合作,开发了近红外(NIR)、双光子(TP)双模态的新型荧光探针(LW−OTf),首次实现肝细胞内及小鼠中药物诱导的肝损伤过程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的同时检测。其中,O2•−高选择性激活LW−OTf的NIR红色荧光通道(~710 nm),随后生成的荧光团(LW−OH)能够被ONOO高特异性氧化,开启TP蓝色荧光通道(~461 nm)。LW−OTf成功用于监测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对APAP肝细胞毒性的化学保护作用。令人振奋的是,结合苏木精-伊红(H&E)染色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在药物诱导肝损伤期间小鼠肝脏中O2•−和ONOO水平的增加。LW−OTf作为理想工具,对于揭示药物诱导的肝损伤相关分子机制、早期诊治和疗效评估等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9/D0SC0593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