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3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组新闻   >  祝贺课题组杨亚琦博士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上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祝贺课题组杨亚琦博士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上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3-09-17

近日,课题组博士研究生杨亚琦的研究成果“1D-ordered mesoporous corncob-like Mo2C carbon nanotubes loaded with FeMnO3 hollow porous nanospheres as an efficient electrochemical sensing platform for rutin detection”,发表于国际高水平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中科院1区,TOP期刊,IF:8.4

芦丁是从杏、枣、樱桃、茄子、荞麦和柑橘类水果中提取的生物类黄酮。适量摄入芦丁对人体毛细血管有循环作用,可提高机体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血管脆性,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缓解高血压引起的不适感。此外,芦丁对紫外线和x射线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是一种天然的防晒剂。然而,长期或大量摄入芦丁还可引起胃黏膜损伤、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因此,利用一种简单、可靠、敏感和负担得起的检测方法对芦丁进行量化,对医学研究、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在本工作中,我们利用自组装嵌段聚合物在1D MoO3纳米管表面包裹有序介孔聚吡啶,通过高温热解制备了具有优异导电性、显著比表面积和有效催化活性的Mo2C@C pnt。FeMnO3中空多孔纳米球具有比表面积大、电活性位点多、分子/电荷扩散性能优异的特点,可与一维有序富氮碳复合,解决金属氧化物导电性差的问题,防止一维纳米管的堆积。由于Mo2C@C pnt与FeMnO3之间的协同作用,该复合材料对芦丁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在最佳情况下,芦丁的检测限(LOD)低至3.5×10-10 M,线性范围宽(3.0×10-9 - 3.1×10-6 M)。在其他共干扰物质存在的情况下,该传感器对芦丁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性响应。此外,它具有极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该传感器检测食品样品中芦丁的回收率为95.7% - 104.1%。这项工作不仅为芦丁的精确检测提供了新的候选物,而且为先进传感材料的探索提供了见解。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54005230108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