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904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组新闻   >  山东大学刘新泳-展鹏课题组主编抗病毒药物研究专著近日出版,陈凯先院士作序推荐
山东大学刘新泳-展鹏课题组主编抗病毒药物研究专著近日出版,陈凯先院士作序推荐
发布时间:2020-04-12

                                                                       《基于靶标的抗艾滋病药物研究》出版

                                       

                                                            《基于靶标的抗艾滋病药物研究》简介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为艾滋病的主要病原体。自1981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次披露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在世界范围迅速蔓延,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球有3790万艾滋病感染者,同年新增感染者170万,死亡人数为77万。我国1986年首次检测出HIV感染者,之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90年代后我国的艾滋病流行进入快速增长期。2019年1-7月中国艾滋病发病数为39483例,死亡人数为11454例;2018年中国艾滋病发病数为64170例,死亡人数为18780例。截止至2018年9月30日,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849602例,报告死亡262442例。现存活HIV感染者497231例,AIDS病人352371例。艾滋病的快速传播不仅严重威胁到我国公民的生命健康,也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自艾滋病发现以来,国际社会为防治艾滋病做出了不懈努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控制与消灭艾滋病的手段,除了通过行政立法及宣传普及来解除人们的认识误区、消除不利社会因素外,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对预防和治疗性疫苗及化学治疗药物的研发。虽然目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普遍实施,使艾滋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药物耐药问题、严重不良反应和长期服用药物的高昂费用,迫使人们不断研发新的抗艾滋病药物和新的临床治疗方案,尤其是对新的作用靶点和新的作用机制的药物的研发成为目前抗艾滋病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

随着对HIV-1研究的日益深入,HIV-1生命周期的诸多环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逐渐明晰,除了对传统的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HIV-1蛋白酶抑制剂和新的HIV-1融合抑制剂研究外,在HIV-1生命周期的诸多环节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也已成为有效的抗艾滋病药物研究的靶点。此外,随着基于药物靶点的结构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获得了许多作用机制不同、结构多样的新型药物先导化合物,从而为新型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今后HAART提供了更宽的药物选择与组合的余地。同时,化学和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抗HIV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如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与虚拟筛选、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等技术,也为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外,针对艾滋病疫苗及活性天然产物研究也是抗艾滋病药物炙手可热的领域,目前也有了长足的研究进展。这些都为征服“世纪瘟疫”艾滋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我们在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03DF000033)、国家自然基金(30371686)和山东省自然基金(Y2003C11)的资助下,根据多年来在抗HIV-1药物研究中获得的经验和心得,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资料和信息,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抗艾滋病药物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于2006年12月出版了《抗艾滋病药物研究》一书。《抗艾滋病药物研究》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抗艾滋病药物研究领域及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青睐。在此期间,抗艾滋病药物研究领域取得了更加瞩目的进展,许多新进展内容需要补充更新,修订《抗艾滋病药物研究》一书刻不容缓。

在过去的十年间,我们课题组在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的资助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项目号: 81420108027;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项目号:309101039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号: 81273354、8157334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 ZR2009CM016;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号: 2014GSF118012等),在基于靶标的抗艾滋病药物研究领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在此背景下,我们在第1版编写的基础上,通过广泛阅读文献,结合我们的科研实践,完成了《抗艾滋病药物研究》(第2版),共17章,139.1万字。

本书沿袭了第1版的结构框架,并增加了相应的新内容,力求反映该领域最新科研进展,力争做到广度与深度并重。本书章节安排合理,层次分明,第一~三章介绍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HIV-1生命周期与药物作用靶点以及艾滋病的临床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使读者对艾滋病的病原学、分子生物学、药物靶标和诊断治疗有初步的认识;第四~十章按照HIV-1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依次综述了各种靶点HIV-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HIV-1侵入抑制剂、作用于HIV-1逆转录过程的抑制剂、靶向HIV-1核输入过程的抑制剂(新加内容)、靶向HIV-1整合过程的抑制剂、靶向HIV-1转录过程的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靶向HIV-1颗粒组装、出芽释放与成熟过程的抑制剂(新加内容)。第十一章重点讨论了基于其他靶点的新型HIV抑制剂,相比于第1版,内容信息量更大,层次感更强。分别涵盖:靶向HIV-1辅助蛋白的抑制剂(Nef、Vpr、Vif、Vpu、Vpx、基质蛋白)、HIV-1核壳体蛋白NCp7锌指受体抑制剂、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靶向宿主因子的HIV抑制剂、靶向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HIV抑制剂、靶向RNA-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基于RNA干扰抗HIV感染的作用靶点研究。第十二章重点讨论了多种天然产物的抗HIV活性成分,如多糖、蛋白质和肽类、生物碱、香豆素、黄酮、木脂素、酚酸类、醌类、萜类和鞣质等的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第十三章详细介绍了基于靶点的HIV-1抑制剂的细胞和生物化学筛选方法,此外该章节还总结了HIV-1抑制剂体内药效学研究方法,为艾滋病新药研究提供了参考。HIV-1的潜伏感染细胞(静息记忆CD4+T细胞)所构成的潜伏储库(reservoir)的存在是HIV-1不能被彻底清除的主要障碍,当前基于潜伏感染的抗艾滋病治疗是本领域的前沿和极具挑战性的关键问题。鉴于此,第2版新增了相关章节,在第十四章中详细论述了HIV-1细胞储库的激活清除策略。第十五章详细介绍了艾滋病疫苗的免疫机制和免疫策略,叙述了各国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和现状。在第十六章中,系统总结了抗HIV-1活性先导化合物发现及优化的药物化学策略,为抗艾滋病药物领域的研究课题提供思路;在第十七章中通过精选案例,分析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HIV药物研究中的重要应用,这两章是第1版所没有的。

本书适合于从事艾滋病预防、临床治疗、尤其是艾滋病药物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免疫预防、生物、临床、药学等专业的师生阅读。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防治艾滋病的艰巨工程继续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完成本书的初衷和动力。

该书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陈凯先院士的大力支持,为该书作序推荐,我们深感荣幸、鼓舞和感激!同时得到人民卫生出版社各位编审老师的热情帮助,在此谨向他(她)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本书涉及范围广泛,大部分内容根据文献资料加以取舍。为了进一步提高本书的质量,望广大读者和同行不吝赐教,以便在重版时得以更正。                                                                   

                                                                                                                                              刘新泳 展鹏

                                          2020年2月

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

附:陈凯先院士为本书所做序言


附:主编简介

  刘新泳,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现任药学院院长,药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山东省新药设计与创新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中比抗病毒药物合作研究中心负责人、山东省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教指委委员、山东省药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药学伦理学分会理事会副会长、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现任国家SFDA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评审专家;担任国际杂志“Journal of Chemistry ”学术编辑;担任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Medicinal chemistry、Letters in Drug Design& Discovery、药学学报、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等国内外20多个学术期刊的编委长期从事抗病毒和抗心脑血管创新药物研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课题、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项目等10余项,在J Med Chem、Elife、Prog Polym Sci、Med Res Rev、Drug Discov Today、ACS Med Chem Lett、Eur J Med Chem等国际权威期刊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药学学报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发表论文260余篇,主编《抗艾滋病药物研究》、《基于靶标的抗艾滋病药物研究》、《有机化合物制备与分离技术》等专著,参编专著7部。主编或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多部。连续五年入选汤森路透社药理与毒理学研究领域“中国高引学者”荣誉称号。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国际专利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多项。与企业合作,开发多个仿制药物。目前多类1.1新药处于临床前研究。

展鹏,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抗病毒及抗肿瘤药物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课题,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多项。担任BMC Chemistry编辑,药学学报、中国化学快报、Curr Med Chem、Mini Rev Org Chem等学术期刊的(青年)编委。Eur J Med Chem和中国化学快报专刊客座编辑。J Med Chem(16篇)、ElifeMed ResRevDrug Discov Today、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ACS Med ChemLett药学学报等重要期刊发表文章多篇。授权国家专利10余项。主编专著《基于靶标的抗艾滋病药物研究》,参编中英文专著各1部,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部。多次应J Med Chem、DrugDiscov Today等权威期刊邀请撰写本领域进展综述或Viewpoint。担任ChemRev、J Med Chem(2018 OutstandingReviewer)、Sci Rep、Curr Med Chem、Eur J Med Chem(2017 Outstanding Reviewer)等30余种刊物审稿人;担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波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通讯评审专家等。获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物化学奖、教育部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提名、日本政府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奖学金、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齐鲁医学院银丰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