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版权为孙旭平教授课题组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背景介绍
氢能是一种可替代化石燃料且极具潜力的可再生清洁能源。通过电解水制氢被认为是一种高效且可持续的策略。目前,电解水制氢技术主要以淡水为原料,这给储量稀缺的淡水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相比之下,海水占据地球水资源的97%,电解海水制氢更具前景。然而,实现电解海水制氢仍面临巨大挑战。其中,发生在阳极的氧析出反应(OER)动力学过程缓慢。同时,海水中存在的大量氯离子在高氧化电位下会发生氯析出反应,与OER竞争,并腐蚀电极,阻碍电解海水制氢发展。因此,开发高催化活性及高稳定性的海水氧化电催化剂刻不容缓。
成果简介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孙旭平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Co-Ni3S2/NF纳米片阵列电极,可以实现高效且持久的海水氧化。在碱性海水中,Co-Ni3S2/NF仅需要443 mV的过电位就能达到500 mAcm−2的工业级电流密度。同时,Co-Ni3S2/NF展示了至少50小时的长期电解耐久性。该工作为合理设计高催化活性及长期电解耐受性的海水氧化电催化剂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图文导读 本文中,作者通过两步水热法制备了三维Co-Ni3S2/NF纳米片阵列,该催化剂在碱性海水中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与电解耐受性。 作者简介 孙旭平,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6-2009年期间先后在康斯坦茨大学、多伦多大学和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1月加入长春应化所,2015年11月到四川大学工作,2018年4月加入电子科技大学。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18)、英国皇家化学会高被引作者(2017-2020)、化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2018-2019)、材料科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2021)、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8-2020)、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2020-2022)、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20)。H指数133。长期致力于纳米功能材料设计、结构调控及催化和传感应用研究,目前主要围绕碳中和开展研究,重点聚焦于绿氢及绿氨电化学合成、汽车尾气及工业废水电化学脱硝等。 文章信息 Yue M, He X, Sun S, et al. Co-doped Ni3S2 nanosheet array: A high-efficiency electrocatalyst for alkaline seawater oxidation. Nano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07/s12274-023-6002-6. 识别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访问全文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