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版权为白庆国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背景介绍
纳米材料具有可调节的微结构和可控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在纳米技术领域的实际应用中备受期待。其中,纳米多孔金属因其高比表面积、低密度、良好的热/电导率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催化、传感、能量存储和转换等领域。然而,传统的制备方法往往会导致单一的孔隙结构,限制了纳米多孔金属在物质传输等方面的表现。因此,如何制备具有多级孔隙结构的纳米多孔金属,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通过结合3D打印和脱合金等方法,成功制备了具有多级孔隙结构的纳米多孔金属。然而,这种方法的成本较高、材料选项有限。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一步化学脱合金制备了具有两级孔隙结构的铜材料。该材料具有亚微米级有序通道和纳米级随机连续孔隙的特殊结构,表现出了良好的驱动性能和太阳能水蒸发性能。
成果简介 日前,山东大学张忠华课题组的白庆国博士通过共晶Al-Cu合金的脱合金制备出一种具有层次结构的纳米多孔铜材料(HNC)。该材料的层次结构由有序平板通道和随机分布的连续纳米孔组成,两者协同作用,提高了其驱动性能和太阳能吸收性能。其中,亚微米级的有序平板通道促进了电解质离子的快速传输,而纳米级连续孔由于其大的比表面积增强了诱导应变。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其他报道的纳米多孔铜材料,该HNC材料的驱动性能提升了两倍,其最大应变振幅可达0.22%,应变速率约为10-5 s-1。此外,该HNC材料还首次展示出优异的太阳能水蒸发性能,其在1 kW m-2的光强下,蒸发速率可达1.47 kg m-2 h-1,光热转换效率为92%,可与纳米多孔金和银薄膜相媲美。 图文导读 作者简介 山东大学张忠华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能源、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在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ACS Nano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第一作者简介:白庆国,在波尔多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主要从事纳米金属在半导体基底上激光沉积的工作。在山东大学张忠华课题组的博士后工作期间,主要从事对新型纳米多孔金属的研发与驱动性能探索。 文章信息 Bai Q, Wang Y, Tan F, et al. Eutectic-derived synthesis of hierarchically nanoporous copper for electrochemical actuation and solar steam generation. Nano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07/s12274-023-5998-y. 识别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访问全文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