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北大黄昊团队、深圳三医院张国良团队合作开发靶向新冠病毒Mpro新口袋抗病毒抑制剂

北大黄昊团队、深圳三医院张国良团队合作开发靶向新冠病毒Mpro新口袋抗病毒抑制剂

新冠病毒SARS-CoV-2主蛋白酶 Mpro负责病毒蛋白链的切割,并促进病毒的组装。因此,Mpro是抗病毒药物研发的关键靶点。目前对靶向SARS-CoV-2 Mpro的药物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底物结合口袋中的S4-S1’位点(例如辉瑞公司开发的抗新冠药物PaxlovidTM),而对其S1’-S3’位点的底物结合选择性以及抗病毒抑制剂开发研究较少,特别是S1’-S3’位点本身是否可以用于抗病毒抑制剂开发还不清楚。

图1. 靶向S1’-S3’口袋的新型SARS-CoV-2 Mpro抑制剂的开发


近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黄昊团队及许正双副教授,联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张国良团队开发了靶向S1’-S3’位点的新型SARS-CoV-2 Mpro共价抑制剂(图1)。该项研究通过合理设计多肽,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TC)方法,探究了SARS-CoV-2 Mpro S1’-S3’位点的底物选择性,其中S1’位点偏好Ala,S2’偏好Lys/Ile,S3’偏好Phe/Trp。作者通过解析多肽/Mpro的晶体结构揭示其底物选择性的分子机制(图2)。结构分析表明,S1’-S3’口袋可以选择性地结合病毒多肽底物,并发现Mpro的S1’-S3’口袋对多肽序列Ala-Ile-Phe (AIF)有较高的亲和力。

图2. SARS-CoV-2 Mpro S1’-S3’口袋的底物选择性及多肽/Mpro蛋白晶体结构


接下来,作者以多肽序列Ala-Ile-Phe (AIF)序列作为新抑制剂的骨架,在Ala的N-末端引入共价接头。通过测试不同的共价接头发现,含α-卤代乙酰胺型共价接头的化合物在体外对SARS-CoV-2 Mpro具有抑制活性,其中以AIF为骨架,并含溴代乙酰胺共价接头的化合物D-4-38有较好的抑制活性。随后,作者以D-4-38为基础,探究了P3’位置的构效关系。作者解析了Phe(P3’)临位-羟基取代衍生物D-5-96/Mpro的晶体结构,确认了抑制剂与Mpro结合模式。通过优化,最终获得了抑制活性最好的Phe(P3’)临位和对位-甲基双取代化合物D-4-77(IC50 = 0.95 μM,抗病毒EC50 = 0.49 μM)(图3)。


因为Mpro还对宿主细胞的NF-κB先天免疫有抑制作用。作者发现D-4-77能通过抑制Mpro进而恢复宿主NF-κB免疫反应,因此D-4-77除了抑制Mpro对病毒多肽链的剪切,还是对抗SARS-CoV-2导致人体先天免疫反应损伤的的免疫保护剂。 

图3. SARS-CoV-2 Mpro抑制剂优化及抑制剂与Mpro结合模式


综上,该项工作探究了SARS-CoV-2 Mpro S1’-S3’口袋的底物选择性,并通过合理设计,开发靶向S1’-S3’口袋的新型共价抑制剂。该研究证明了SARS-CoV-2 Mpro的S1’-S3’口袋可成药性,为Mpro抑制剂开发提供了新骨架和新策略。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刘明、助理研究员李吉辉博士、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刘文齐博士(张国良团队)、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杨颖为该工作共同第一作者。为本文做出贡献的还有北京大学张曼曼、朱雯宁,叶宇鑫博士、清华大学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周翠燕博士、北京大学翟宏斌教授。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项目等基金的大力支持。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The S1’-S3’ Pocket of the SARS-CoV-2 Main Protease Is Critical for Substrate Selectivity and Can Be Targeted with Covalent Inhibitors

Ming Liu, Jihui Li, Wenqi Liu, Ying Yang, Manman Zhang, Yuxin Ye, Wenning Zhu, Cuiyan Zhou, Hongbin Zhai, Zhengshuang Xu,* Guoliang Zhang,* Hao Huang*

Angew. Chem. Int. Ed., 2023, DOI: 10.1002/anie.202309657


黄昊团队简介


黄昊,自2016年8月起担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特聘研究员(PI)。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博士,曾经在英国Astex制药公司担任高级研究员永久职位,擅长基于NMR的片段筛选和基于共晶结构的药物优化。在靶向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抗肿瘤抗病毒药物研发领域有多年的经验。在化学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等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包括Nat. Chem. Biol. (2014), Mol. Cell (2014), J. Am. Chem. Soc. (2012), PNAS (2020),Nat. Commun (2021)., Sci. Signal (x2, 2023)等研究论文。先后获得加拿大CIHR博士后基金、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拜耳-北京大学研究员等奖励。欢迎对课题组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博士毕业生,联系黄老师开展博士后研究:huang.hao@pku.edu.cn。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61420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第五届中国新发展奖获奖名单
naturemental health
naturecities
特刊大模型安全与隐私
病理、诊断、疫苗、治疗
有奖问卷征集
牛津大学出版社
期刊编辑亲授的在线课程
关注应用数学最新研究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聚焦高分子材料3D打印技术
EDITINGSERVICES编辑润色
关注能源系统及应用
JOURNALS诚邀投稿,欢迎成为我们的作者!
组织工程与器官再造
关注医疗与健康教育
naturecomputationalscience
2022年度论文正式公布
立足当下探索未来科研
关注GIS,GPS 及遥感技术
生物领域230+SCI期刊
关注全球公共卫生初审平均8天反馈
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酶抑制与药物开发
EDITINGSERVICES新
走近女性科研工作者
陆地海洋大气主动被动遥感技术应用
特刊ChemicalEngineeringDistilled
SDG12废弃物能源
关注世界环境日减塑捡塑
OXFORD NSR
屿渡论文,编辑服务
浙大
清华大学
宁波
美国
发布两周-中科院
美国
浙大
南科大
深圳湾
清华
隐藏1h前已浏览文章
课题组网站
新版X-MOL期刊搜索和高级搜索功能介绍
ACS材料视界
x-mol收录
试剂库存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