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孙会靓(广州大学)
作者:白晴晴,梁啟明,李贺楠,孙会靓,郭旭岗,牛利
Keywords:
low cost
noncovalently
fused-ring electron acceptors
organic solar cells
文章简介
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其轻、薄、柔、可溶液加工等优点而备受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近年来,具有稠环结构的非富勒烯电子受体(FREAs)极大的推进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光伏效率已达到商业化水平。然而,FREAs的合成复杂度和生产成本高等因素,限制了有机太阳能电池进一步的商业化应用。当前,设计有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新型非富勒烯电子受体是推进有机太阳能电池商业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非共价稠环电子受体(NFREAs)凭借其简单的结构、简易的合成、高产率等优势成为有机光伏材料中最有前景的电子受体之一。
本综述总结了NFREAs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NFREAs的化学结构对分子构象、聚集态结构以及器件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相关的分子设计策略。本文根据构建单元的电子结构,将NFREAs分为A-D-D’-D-A和A-D-A’-D-A两种结构类型进行讨论,其中D和A分别表示给电子单元和吸电子单元。此外,作者还介绍了NFREAs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多功能应用。最后,对FREAs和NFREAs进行了材料成本分析,并且就如何构筑高效、低成本的NFREAs进行了展望。
图1. 有机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及非共价稠环电子受体的结构特点和优势
以上综述论文以“Recent Progress in Low-Cost Noncovalently Fused-Ring Electron Acceptors for Organic Solar Cells”为题发表于 Aggregate 期刊,文章的第一作者为广州大学白晴晴(硕士生),通讯作者为广州大学孙会靓教授。论文得到了广州大学牛利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学郭旭岗教授的大力支持。
点击链接阅读全文:
通讯作者
孙会靓教授。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广州大学化学系副主任,学科带头人。201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在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联合,香港科技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7月,受聘南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2021年11月,加入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同时任南科大材料系访问教授。主要从事新型光电转换材料、相关机理及器件关键技术研究。
《聚集体(英文)》(Aggregate)创刊于2020年,是由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Wiley 出版社三方合作创办的开放获取式英文学术期刊(双月刊)。本刊致力于报道出版“聚集”过程中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前沿科学,包括但不限于材料、化学、物理、生物以及应用工程等领域。聚集体科学研究范围广泛,单分子层次之上均可视为聚集体。特别是功能材料、化学、物理、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以及应用工程等领域的重要进展,为学术界搭建一个交流思想和意见的新平台,去分享聚集体研究的新发现和新突破,讨论聚集体研究的挑战和机遇。期刊于2023年获得首个影响因子18.8,JCI指数1.47,先后收录于DOAJ、ESCI、CAS等数据库。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