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塑料产量的逐渐扩大,塑料垃圾已经逐渐成为除了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和生物质之外的最重要的碳资源之一。而传统的废塑料填埋、焚烧等处理方式一方面导致塑料垃圾大量堆积,严重危害自然环境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是对碳资源的浪费,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废塑料制品进行回收和转化十分重要。近年来,北京大学马丁/王蒙团队在废塑料升级转化领域做出了系统性贡献(J. Am. Chem. Soc. 2021, 143, 16358. Nat. Comm. 2022, 13,4809. Angew. Chem. – Int. Edit. 2022, 61, e202117205. Chem. 2022, 8, 892. Angew. Chem. – Int. Edit. 2023, 62, e202304219. Nat. Sustain. 2023, 6, 712. )
聚酯类废塑料作为废塑料组分之一,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多种降解回收方法,并可以转化为其他高值化学品,实现升级循环。但是目前大多数的降解回收或转化为其他高值化学品的过程(水解,胺解,醇解)都需要消耗其他化学品,或排放大量废弃物。因此开发新的聚酯类塑料回收方法十分必要。
最近马丁、王蒙等提出一种在较低温度下一锅法将聚乳酸裂化为丙烯酸的方法。在溶剂和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聚乳酸会先解聚为含溴寡聚体和丙烯酸酯等反应中间体,之后丙烯酸酯解聚为丙烯酸并通过蒸馏进入吸收瓶中实现分离。与其他聚酯转化方法不同,该方法对于乳酸单体的活性远低于聚乳酸和其他寡聚体,且具有较高的原子利用率,为聚酯回收转化为其他高值化学品提供了新思路。
图1 聚乳酸一锅法裂化至丙烯酸
上述研究结果作为Breaking Report发表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北京大学基础研究战略合作项目和腾讯基金会XPLORER奖支持。
#通讯作者简介#
马丁教授
北京大学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马丁: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长期在多相催化领域从事能源催化方面的研究,聚焦高效制氢过程,发展碳资源与氢气转化新路径。实现水分子中O-H键在催化剂界面的低温解离,开发了技术指标国际领先的低温水中取氢、高效制氢催化新体系;揭示了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最佳活性相,发展了合成气高效转化路径;突破传统途径,以废弃含碳物质(废塑料、二氧化碳)为碳资源构建“碳-氢循环”催化新体系。
扫码阅读原文:
Catalytic Cracking of Polylactic Acid to Acrylic Acid
Yuchen Jiao, Meng Wang*, Ding Ma*
Chin. J. Chem. 2023, 41, 2071—2076, DOI: 10.1002/cjoc.202200752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