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给血液分离膜一双“慧眼”

给血液分离膜一双“慧眼”

目前临床医疗认为应对重大疾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早发现病症。而疾病的临床检验中,血液检测是目前已知检测手段中最可靠的方法之一,但这样的检测耗时较长且无法即时报告生理指标,导致人们通常不会主动选择进行疾病筛查,是否能有一种技术能实现快速的临床检验及疾病诊断呢?近日,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金万勤教授(点击查看介绍)团队通过调控无机材料在陶瓷表面的纳米自组装行为,制备出了可用于血液快速分离并同时精准检测的分离传感膜


分离膜自20世纪60年代起已作为人工脏器的核心材料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如人工肾、人工肝、人工肺等,其对血液的分离作用并不稀奇。然而,在临床应用中,血液生理指标变化却无法在分离过程中实现即时检测。如果能将传感功能嫁接在分离膜上,赋予其可以监控指标浓度的一双“眼睛”,则可极大地加速临床诊断效率,特别是对于急救过程中的紧急输血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该团队以具有优异电催化活性、生物相容性的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为单一膜材料,采用真空自组装技术,在氧化铝中空纤维支撑体的外表面及孔道内同步生长出不同纳米结构的晶体膜层。其中外表面由交互生长的无定形纳米颗粒组成分离膜层,能实现全血中的血细胞及纤维蛋白原的完全去除,仅允许纯净的血清进入孔道;而孔道内则由200nm大小规则的普鲁士蓝立方晶体构成传感层,能够将血清中的生理物质电催化以产生电流信号,实现传感功能。所制备的分离传感膜对血清的产率达0.27ml/min,同时可对血糖、血乳酸及血谷氨酸等进行精准检验,大大简化了传统血液临床检验步骤。


该技术将分离及传感两种功能进行巧妙的集成,高效地同步实现血液中组分筛分及电催化检测功能。这一技术可以在患者抽血的过程中原位获得血清样本及生理指标数据,将加速医生的诊断效率,减少患者的就医等待时间,有望实现重大疾病及传染疾病的快速诊断及筛查。


这一成果近期以内封底形式发表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南京工学大学储震宇博士。


该论文作者为:Zhenyu Chu, Linlin Li, Gongping Liu, Wanqin Jin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A novel membrane with heterogeneously functionalized nanocrystal layers performing blood separation and sensing synchronously

Chem. Commun., 2016, 52, 12706-12709, DOI: 10.1039/C6CC05334C


导师介绍

金万勤教授

http://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11665


X-MOL材料领域学术讨论QQ群(338590714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
开学季购书享好礼新
有奖问卷征集新
材料学领域约200份+SCI期刊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
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上海交大
北京大学
西湖大学
多次发布---上海中医药
中科大
杜克大学
复旦大学
中科大
新加坡
南科大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