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警惕越来越狡猾的掠夺性会议

警惕越来越狡猾的掠夺性会议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相信你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每天清晨打开邮箱,总会跳出一些不知名杂志的邀稿邮件;与此同时,还伴随着一些名字看起来很“高大上”的会议邀请。如果你留心的话,会发现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就曾陆陆续续收到过若干这样的邮件,即使把他们拉入黑名单,也无法全部杜绝,换个邮箱继续骚扰。没错,这些杂志大多属于“掠夺性期刊(predatory journal)”,由于关系到每一个科研工作者,掠夺性期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X-MOL之前也专门针对这些现象进行了一些报道(报道一报道二)。这些不靠谱的期刊和不靠谱的学术会议其实非常类似,那就是——一切都为挣钱。相比于前者,后者的关注度并不够。但实际上,当前的“掠夺性会议(predatory conference)”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巨大的黑色产业,数量甚至有可能超过那些正规的学术会议[1],而且它们伪装的越来越好,难以将其与正规学术会议相区别。今天,笔者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它们。



什么是掠夺性会议?


掠夺性会议是一类质量低下、以营利为唯一目标的会议。主办方并非正规的学术团体,会议组织混乱,基本上不存在准入门槛,几乎没有任何学术价值,只是利用科研工作者发表文章的需求或是展示科研成果的愿望来获取利益。


与在实验室做研究和发表科技论文一样,参加学术会议也是科研工作者的一项基本活动。然而,组织学术会议尤其是国际学术会议是一项超级麻烦、巨耗时间的事情。一般来讲,主办方不但要负责学术部分,还要帮忙预订酒店、注册以及组织会后活动等等事情,参加过会议组织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可是那些掠夺性会议的主办方,常常在一年中举办几十上百个会议,每天孜孜不倦、不辞辛苦地到处发会议邀请,其中肯定另有所图。


大部分科研工作者肯定对这种垃圾会议不屑一顾,但在这些会议上只要交钱就能发表文章,也的确吸引了一些人的关注。这些会议文集上发表的文章,有没有学术意义其实已经无人关注,这些参会者和主办方之间更像是一种交易。而且,明知其垃圾也心甘情愿参会的人,一般也是使用课题经费支付会议注册以及其他费用,不用自掏腰包,所以他们自己通常也不在乎这笔开销。从某种意义上说,掠夺性会议之所以得到快速的发展,跟很少部分科研从业者的发论文“刚需”直接相关。


掠夺性会议有多垃圾?


前面反复说掠夺性会议对学术几乎毫无帮助,那它们到底能垃圾到什么程度呢?


英国皇家化学会(RSC)旗下Chemistry World 的资深科学记者Emma Stoye做了一个测试 [2]。她向一个名为“Chemistry 2018”的会议[3] 提交了一篇摘要,摘要中提出了“一种可燃的负质量材料燃素能够用作飞机的清洁燃料”。这当然是Emma Stoye故意胡编乱造的,燃素理论早在18世纪就被驳倒,上过小学的自然课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是瞎扯。而且,Emma Stoye也没有使用自己的真名,第一作者是1667年提出“燃素理论”的J. J. Becher博士。

Emma Stoye提交的会议摘要(部分)。图片来源:Chemistry World [2]


不管漏洞有多么明显,摘要投出去之后还不到24小时就被“Chemistry 2018”会议接受了。而且,该会议主办方还回复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邮件,通知Emma Stoye要准备“口头报告”。当然,随邮件还附有缴纳800美金注册费用的要求。

Emma Stoye受到的邮件回复。图片来源:Chemistry World [2]


掠夺性会议有多狡猾?


明知是掠夺性会议还要参加的人毕竟是极少数。掠夺性会议怎么才能骗到更多的钱呢?答案就是“装”。


掠夺性会议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期很容易分辨,土得掉渣的网站、邮件里蹩脚的英语、稀奇古怪的主办方名称、空空荡荡的会议日程,是它们的标志。掠夺性会议的主办方们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他们也开始一步步地进化。


首先,掠夺性会议的主办方一般会给自己起一个很拉风的名字;卑鄙一些的,名称基本会模仿那些声名显赫的学术团体,logo也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更卑鄙一些的,直接冒用正规学术团队的名义和logo。会议的名称也是类似情况。其次,掠夺性会议主办方显然加大了投入力度,网站的制作水平、语言水平以及内容细节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可以说,仅凭第一印象,很难看出它们与正规学术会议有什么区别。


更可怕的是,一些掠夺性会议已经在冒用一些知名学者和机构的名义为自己的会议“站台”。英国牛津大学物理和理论化学教授Graham Richards就是受害者,他震惊地发现他的名字和照片也被人蓄意用在了一个叫iPharma的会议[4]上。他本人此前对这个会议毫不知情,直到有个朋友在该会议的网站上看到他的大幅照片并告知他。Graham Richards教授说,“我去了网站,大吃一惊,首页上就是我欢迎大家参加这次会议的照片。而我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个会议。”此外,他还被列入iPharma会议的组委会。Graham Richards教授还说,这个会议的网站“看起来太真实了,每天都有详细的会议日程安排,谁会在什么时候发言……”,几乎就和真的一样。[2] 此外,网站上还列出了类似葛兰素史克(GSK)这样世界著名企业作为赞助商,这表明会议并不差钱”,并不贪图你那点注册费。


Chemistry World 试图联系iPharma 2019会议网站列出的组委会和科学委员会的所有成员,但所有收到的答复都宣称,他们没有参与该会议的组织,也不知道他们自己已经被列入该会议的组委会和科学委员会名单[2]


谁容易被骗?


对于经验丰富又功成名就的资深科学家而言,烦恼大部分来自自己的名义被掠夺性会议冒用,他们通常并不是掠夺性会议的主要目标。主要目标是那些处于事业早期、雄心勃勃又缺乏经验的年轻科学家。


一般来说,年轻科学家更希望自己的工作受到同行的承认,这对于他们的学术声望以及职业发展都非常有利。而掠夺性会议很会抓住这一点,很肉麻地奉承他们,再送上一大堆高帽子,而急于证明自己的年轻科学家往往被所谓“受邀演讲者”、“学术委员会成员”之类的头衔甚至一些虚构的学术奖励所迷惑,而看不见潜伏在后面的丑恶嘴脸。


根据一位研究者在他博客的记载[5],他注册参加了一个关于政治心理学的国际会议,但去了一看却是一个小房间,三两个人在讨论截然不同的话题。更离谱的是,这样一个活动居然捆绑着数个类似的“学术会议”,都由都由一个名为“World Academ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的机构 [6] 在背后运作。


如何避免被骗?


掠夺性会议的触角已经伸向世界各地,或者换句话说,世界各地都有依靠虚假学术会议敛财的无良机构 [7-8]。一些学者、机构也在网上晾出他们遇到过的掠夺性期刊和会议 [9-10],但掠夺性会议经常更换“马甲”,仅凭这些仍然无法完全避免被骗。


结合一些科学家的建议以及自己的经验,笔者给大家总结一下识别“掠夺性会议”的方法。


1. 此前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是否参加过该主办方组织的学术会议,评价如何;

2. 仔细核对主办方的名称,如果主办方是熟知或者著名的学术团体,该会议信息是否出现在该主办方的官网上,是否与邮件中的描述相一致;

3. 主办方的邮件地址是否可信,比如,如果是国内的主办方,是否以“edu.cn”、“ac.cn”、“org.cn”或“gov.cn”等作为邮件后缀;

4. 主办方邮件及会议网站的文字内容中是否有很多错别字及语法错误;

5. 会议日程安排是否符合您的专业方向,有没有把多个不相关的专业揉在一起;

6. 会议是否有真实的同行评审机制审查所提交的论文;

7. 会议是否承诺您或者您的论文一定会获得某种奖项;

8. 往来邮件对您是否进行了无原则的恭维;


如果某个会议看起来可疑,或许您也可以先胡诌个人名,然后随便编造一个论文摘要发过去,比如“永动机”或者前面提到的“燃素说”,看看摘要能否被接受,投石问路或许会让您避免上当受骗。各位读者如果有什么区别掠夺性会议的妙招,不妨留言与诸位分享。


参考资料:

1.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predatory-conferences-now-outnumber-official-scholarly-events

2. https://www.chemistryworld.com/news/predatory-conference-scammers-are-getting-smarter/3009263.article

3. http://chemistry.alliedacademies.com/

4. http://www.ipharmaconference.com/

5. https://wasetwatch.wordpress.com/2017/10/04/waset-academic-conference-scam/

6. https://waset.org/

7. https://www.huffingtonpost.ca/dr-madhukar-pai/predatory-conferences-academia_b_12467834.html

8. http://www.weixinyidu.com/n_3797734

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681160.html

10. https://libguides.caltech.edu/c.php?g=512665&p=3503029


(本文由叶舞知秋供稿)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动态系统的数学与计算机建模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购书送好礼
天然纤维材料
口腔微生物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
材料学领域约200份+SCI期刊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
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左智伟--多次发布
多次发布---上海中医药
广州
天大
清华
清华
北大
上海交大
中科院
南科大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